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2:16 点击次数:63
《三国志.蜀志.廖立传》,廖立(又名邱),字公渊,约生于181年。是先主刘备器重的谋臣之一,未满卅岁即追随时领荆州牧的刘备,任长沙太守。备带庞统取汉中,诸葛亮守荆。孙权遣使通好于诸葛亮,问孔明,谁在帮刘备?亮答曰:庞统、廖立楚之良才,堪赞兴国。关羽兵败,廖立与(堂弟?)廖化逃归先主,任巴郡太守。先主御极,升侍中。后主刘禅登基,徙长水校尉。
廖立为人倚才气傲,针贬时弊每每皆中痛痒,在朝中开罪了不少人,加之主张实行韬光隐晦,息兵养民,待时而战的国策,与蜀国实施的急于统一天下,复兴汉室的战略相左,而屡遭上表弹劾。约224年后主贬立于汶山郡,躬耕田亩。234年亮歿,立泣涕叹曰:吾终将左衽矣。
后主派遣姜维领偏军诣立,共谋御敌。立大恸哭,不从。《三国志·廖立传》:(立)遂卒于徙所,妻子归蜀。
但是,关于廖立的最终归宿,其龙池廖氏后裔始终疑云重重。因为《中华龙池廖氏总谱》载:“…亮殁,立泣叹曰吾终将左衽矣。遂避地(将乐)子校乡居焉,卒葬苦珠㯊山庚山甲向”。这明显与《三国志》之说冲突。
因事涉龙池廖氏族群的来历?翻遍史志,多方查找,终在明万历乙酉版、清乾隆卅年版两本《将乐县志》和《延平府志》中找到相关记载:“廖立(邱)字公渊,长安人,自负才名为武侯所抑。及武侯卒泣叹曰:吾终将左衽矣!遂避地建安子校乡居焉。即今之(将乐)子校都”。(260年)将乐因之建县。由此可见,实际上廖立未“卒于徙所”,而是南避隐居到远离战火的将乐子校,到七十多岁长眠于子校乡苦珠㯊山了。
子校,即今之福建省将乐县黄潭镇祖教村。据地方志载,汉时闽越王驺无褚设校场于此,常领兵到这里校猎,命名曰之“子校”。后来当地人以本地话子校发言与子gao(平声)同不吉,遂改称祖教。
子校位于金溪河畔,山清水秀,是古时有名的码头货物集散地和人物聚集地。廖立千里迢迢而来,见此山清水秀,风水极佳,遂在金溪北岸结草庐而居,娶当地人习氏,夫妻俩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终躬耕田亩,子孙繁盛哲达于今。
据查考,廖立是有地方史志明确记载姓名的中原人入闽第一人,龙池廖氏号称之为“八闽客家鼻祖,龙池廖氏源头”。他避居子校后,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化,食闹(宫廷音乐)、舂明头、擂茶、扶乩等等民俗由是流传至今。
由此,龙池廖氏解开了久藏心中的疑云。
参考史料:《三国志·廖立传》、《延平府志·侨寓》、(明、清)《将乐县志·寓贤》
附:《廖立生、卒年份的推算》
一、生年推算
《中华龙池廖氏总谱》记载,“先主领荆州牧,立尚末满卅岁即命其为长沙太守”。又《三国志》,公元210年,周瑜病故,鲁肃继任。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方针考虑,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。刘备借得荆州后,那任命廖立为长沙太守。由上述记载推算,廖立约出生于公元181年。
二、卒年推算
《延平府志》、《将乐县志》记载,“······及武侯殁,立泣涕叹曰:'吾终为左衽矣!’。遂避地于建安子校乡居焉。即今之将乐子校乡。”廖立避居将乐子校后,不事二主,躬耕田亩。是有地方志明确记名的中原入闽第一人。卒葬子校墟上苦竹焉山。公元260年将乐因之建县。
孔明殁于234年,是年廖立约53岁。将乐建县时廖立若还在世,约79岁。所以其享寿应该是七十多岁,在251~260年之间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广州建康医院可信吗?胃肠不好胃肠镜检查和相关检查的必要性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福彩3d,独胆双胆专家预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